再见亚运会!温州赛区精彩难忘

温州网讯 9月的足球,10月的龙舟。在这个夏秋之交,温州大地因亚运而披上了虹韵紫的外衣,五星红旗招展的双节假期,也因亚运变得动感十足。

作为杭州亚运会协办城市,温州乘着亚运的东风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,从“大龙眼”的惊世亮相,到体育中心的焕发新生,再到龙舟赛场的塘河底蕴随着亚运圣火的熄灭,这激情澎湃的半个月,有无数难忘的瞬间值得我们铭记,有无数感人的画面值得我们记录。

19场比赛,92个进球,场均5个进球,“进球大战”成为了女足温州赛区的关键词。

没有中国队,没有男足,没有夺金点,也许在亚运足球赛程开始前,你可能会对温州赛区的安排颇有微词,但在现场看完球后,你绝对不会失望。

在温州的球场上,我们看到了朝鲜韩国的“强强对话”,看到了中国台北的“逆风翻盘”,看到了孟加拉国女足在亚运会上的首粒进球,也看到了一场球出现7张黄牌1张红牌的激烈对抗可以说,在足球场上能发生的一切,在温州赛区都看到了,过瘾!

与疯狂的足球相对应,我们还看到了一群可爱的球迷。他们中,有89岁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杨老伯,有在老师带领下来现场“偷偷学艺”的足球小将,有“打飞的”从越南赶来的球员家人,有带着导盲犬来看球的盲人球迷,还有看完球赛就带员工去比赛的温州老板。

为何会用可爱形容温州赛区的球迷?因为他们会在滂沱大雨中制造“人浪”,会为落后球队摇旗呐喊,会自备垃圾袋“干净离场”,还会唱着Beyond的《光辉岁月》为中国香港加油。

谁说温州人脑子里只有算盘,在这8天的赛场上,到处闪现着只属于温州人的激情与浪漫。

从传统竞渡到现代竞技,一桨划过两千年的龙舟,从人间烟火划向了亚洲赛场,更是在温州的赛场上来了一次过去与未来的对话。

区别于我国多数地方是为了纪念屈原,温州的龙舟更强调竞技性,因此民间会开展俗称“斗龙”的竞渡活动,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与尚武精神,从这点来看,温州的龙舟与竞技龙舟更为贴切。

龙舟赛票早早一抢而光,温州人对于龙舟的喜爱发自内心。在三天的比赛中,我们看到了手持望远镜、脸上贴着国旗的年轻人,看到了民间龙舟队的龙舟爱好者,看到了在岸边追着龙舟跑的孩子,也看到了带着妻子感受氛围的外籍老师。

作为全国乃至全亚洲最高端、最标准的龙舟体育运动综合体,温州龙舟运动中心处处体现龙舟文化,观赛体验感十足。听一听专业运动员与教练的点评,也许更有说服力。中国澳门龙舟队队长林春旺说:“作为标准龙舟比赛场地,这里水面是静止的,没有其他的干扰。”印度尼西亚队领队艾迪苏勇诺点赞表示:“我们觉得这里的场馆设施都非常好,是一流的。”中国女子龙舟队队长李舒琪说:“这是我划得最舒服的一条赛道!”

传统的项目,顶级的场馆,顶尖的对决,再加上中国龙舟队的5金1银,给温州人的这个双节带来了无限的乐趣。

9月27日,已过秋分的温州大地依然骄阳似火,下午4点的阳光洒在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,相当刺眼,而同样“刺眼”的,是球场空荡荡的东侧观众席。

这几千名入场观众都去哪儿了?原来,由于开赛时气温较高,坐东朝西的东侧观众席正当西晒,刺眼的阳光极大影响观赛体验。为此,场馆运行指挥部立即进行会商,决定让观众转移到西侧的看台观赛。

在短时间内让2300多名观众从东看台转移到西看台,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需要打开硬隔离设施,更要维持现场秩序、确保安全。但场馆运行指挥部从提升观众观赛体验的角度出发,很快就作出了“转移观众”这个决定,并各司其职,很快就完成了“转移任务”。

9月30日的温州奥体中心,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不仅让比赛暂停,更让没有准备雨具的观众慌了神。“大家不要急,每个人都能领到雨衣。”在现场,我们看到志愿者和安保人员把雨衣发到座位上,还有100多名工作人员,分散在6个主要出入口,现场给离开座位的观众发放雨衣。

“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,真的超级给力,五米一岗,一路守护。”市民丁先生当晚发的朋友圈,给这场应急处置之战竖起了大拇指。

中秋之夜,温州亚运分村大厅内,四名平日在各自岗位默默付出的小青荷,更是脱下了志愿者服装,穿上汉服,端起古琴,为外国运动员献上了具有浓浓中国风的表演。走下台与运动员合影时,新加坡女足运动员陈俪彬才惊奇地发现:“你不是给我激活证件的志愿者吗!”

小青荷的多才多艺并非仅有这一个场景。在温州奥体中心,50把充满浓浓中秋味儿的纸扇在赛后递到了运动员的手中,纸扇上的字画均出自小青荷之手;在运动员分村、媒体工作间、赛场出入口,一张张用可爱字体与生动漫画组成的赛事信息、天气预报与场馆指南,也是出自小青荷之手。

当然,更让人印象深刻的,是小青荷在赛场周边无处不在的身影。我们看到了温州体育中心那位为了不让观众走进“死胡同”,一场抬手百余次为观众指路的小青荷;看到了温州奥体中心主动为残疾人推轮椅,并把其家人位置调整至残疾人区域附近的小青荷;看到了在暴雨之夜不顾自身浑身湿透,紧急转移近2400名观众至应急区的小青荷。我们记不得他们的名字,但会记着那顶白色帽子下,一张张青春的笑脸。

关于杭州亚运会温州赛区的难忘瞬间还有很多,这个距离杭州最远的分赛区,以特有的山海文化、文韵之城,传递出别具一格的亚运精神,并让世界看到了温州的热情好客与活力开放。

这半个来月,在温州新闻界,与杭州亚运会同样出圈的,就要数“马到杭城巧拍亚运”这个亚运随笔栏目了。众多友报同仁点评:妙笔生花,一气呵成,篇篇精彩,在众多亚运报道中独树一帜。

尽管是硬着头皮接下的活儿,但也不能含糊,毕竟人家写的是杭城,我写的是白鹿城,是自己家!

作为本报“唯二”的拥有杭州亚运会注册文字记者,在亚运期间,我主要负责温州本地赛事的报道,当然,在温州赛区的休赛期,我也赶到杭州看了几场比赛。要说在温州看比赛与杭州看比赛最大的不同,一句话,在家门口看比赛,主打的就是方便、亲切。

温州赛区三大场馆,分别位于鹿城、龙湾、瓯海,从东到西均有赛事可就近观看,方便;您要是想跨个区,一条S1线连接龙湾瓯海,凭着当天的比赛门票免费乘坐,方便;一张足球票,可以从下午看到晚上,方便还过瘾在家么,要的就是这种自在的感觉。

都说温州人爱“抱团”,当家里来了客人,甭管你是远亲还是近邻,都会瞬间成为“自家人”,这是温州人骨子里的好客精神。比如,在泰国对阵尼泊尔的女足小组赛那天,一名越南记者一时找不到赛场出入口,浙报温州分社的小姑娘立马当起了“小青荷”,为越南记者领路;香港马鞍山灵粮小学的18名孩子来温进行交流,结对的温州市中通实验学校自掏腰包,第一天就给孩子们安排了中国香港女足的比赛;在比赛中不幸受伤的尼泊尔女足运动员,经治疗快速康复

作为分赛场,温州赛区确实没有太多比赛,没有大牌明星,但我还是要为温州的这次办赛打CALL,因为我们温州人只懂得全情投入、全心付出,这并非“要面子”,而是那刻在骨子里的好客基因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Previous post 英超-热刺2-1布莱顿 孙兴慜凯恩破门三笘薫进球无效
Next post 英超-热刺1-4惨遭莱斯特城大翻盘 孙兴慜凯恩全哑火